偽造他人簽名的法律責任
現在簽訂協議都十分謹慎,主體身份的確定是十分重要的環節,自然人訂立協議應當要求出示身份證明文件,如身份證、護照等證件,并留存復印件,以便防止出現冒充他人簽名的情形,如果是法人簽訂協議,可要求其蓋上單位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,并核對工商信息顯示的與簽字主體的信息是否一致。
偽造他人簽名簽訂協議,協議并不能對被偽造主體產生法律約束力,而偽造他人簽名的主體則根據造成的后果認定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,如果偽造他人簽名訂立協議取得合作款項,則可能涉嫌刑事犯罪,以訂立合同為手段騙取他人錢財。當然,具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。
簽字是代表個人行使權利的象征,簽名具有法律效力,偽造他人的簽字是要負法律責任的,但是光是偽造他人簽名并不能構成刑事犯罪,還需要看 偽造簽名造成的危害后果及社會危害性,綜合判斷是否構成犯罪。如果是偽造合同簽名,屬于經濟方面的違法行為,數額較大給當事人帶來損失大的的也可構成詐騙罪。如給當事人未帶來損失的,可追究其違約責任,并由法律部門對其處一定數額的罰金。
簽名看是否構成了侵占他人的財產,如果說構成,那肯定是一種涉嫌犯罪的行為,如果說后果不嚴重要承擔一般的民事責任。
簽名具有法律效力,偽造簽字是要負法律責任的。但是僅僅偽造簽名并不當然構成刑事犯罪,還需要結合偽造后的具體行為,社會危害性,危害后果等綜合判斷是否構成犯罪,構成何種犯罪。
若是用作仿造欠收條和合同,則構成詐騙罪,如果以此制造偽證,則構成偽證罪,如果用以偽造政府公文,情節將更為嚴重。
擴展資料: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,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,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。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。其對象,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。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。
以破壞手段侵犯公民私有財產的,屬于故意毀壞財物的違法行為,如果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則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《刑法》
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,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偽造合同屬刑事犯罪(偽證罪)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第三百零五條 【偽證罪】在刑事訴訟中,證人、鑒定人、記錄人、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,故意作虛假證明、鑒定、記錄、翻譯,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情節嚴重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簽名具有法律效力,偽造簽字是要負法律責任的。若是用作仿造欠收條和合同,則構成詐騙罪,如果以此制造偽證,則構成偽證罪,如果用以偽造政府公文,情節將更為嚴重。
希望以上解答對您有所幫助!